第四百六十五章 驴唇马嘴(2/5)
而在华夏,就没有这样的环境,如果哪个华夏人向連享、向北钢这样的大企业,向张承民、向吴俊这样的亿万富豪推销太空计划,肯定会被保安拒之门外。
华夏的航天技术,几乎掌握在类似“921”这样的国家机构手中,民间资本开发太空技术的几近于无。
所以,陈立东打算加快奔向星辰大海的步伐,还是要聚拢国外的人才。
本森今年42岁,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生物与物理专业,20年前就取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牛逼的学霸了。
见面后,陈立东问他:“你是怎么对外太空产生兴趣的?”
本森回答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对着星空幻想,大概是受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影响,还有我小时候看的电影《星际迷航》。”
谈到山姆和华夏两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环境,本森说:“我对华夏了解不多,但在山姆,政府主导的航天项目很少,纳税人可不希望用他们的钱在太空打水漂。所以,我在十几年前就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太空梦想。”
似乎感觉这个年轻的华夏老板也是个太空迷,本森打开话匣子,开始推销自己的理念:
“在自然资源的超市里,蓝星只不过是一块面包屑,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能够从外太空获取资源的技术,可以不通过掠夺蓝星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我们计划用10年的时间实现开采小行星上的贵重金属这一目标,从而为公司赢得巨额回报。”
陈立东不是航天迷,在另一世没听说过吉姆.本森这个人,在他记忆里,似乎也没有哪家公司在20年后登上小行星采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