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石油会战(2/5)
华夏石油人在哪?
在华夏三桶油的老大: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以达庆为首的各大油田。
给华夏国企排排队,效益最好的当属三桶油,老大华夏石油名列前茅。
去年4月,华夏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哥谭和东珠分别上市,每股港币。
今年4月,华夏石油股份公布了年度业绩,它以亿人民币的利润,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这种骄人的业绩下也存在一系列的隐忧。
比如成本问题。
去年8月份,华夏石油带着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满心欢喜地向股民公布中期业绩,满以为股价会迅速涨起来,没想到结果令他们失望,股价在业绩公布后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公布的桶油生产成本为刀/桶,超过了曾经对投资者承诺的刀/桶。
资本市场对中期业绩不认账,分析家们评论说,华夏石油的利润来自于原油价格上涨,不能算作业绩。
于是华夏石油奋发图强,补齐短板,4月份这次公布的业绩中,桶油操作成本降到了刀/桶,完成了当年上市时的承诺。
在这个业绩带动下,华夏石油业绩一路上涨,十几天内,股价就从港币迅速达到港币。
但是,华夏石油高层自己知道自己,旗下13个油气田几乎全部进入三高阶段。
这个三高可不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是高含水、高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
熟悉油田的人都知道,以这种模式采油,成本不仅降不下来,而且还得越来越高。
公司总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奖金激励,他们将降低成本部分的30%计提奖金,奖励干部职工。
再就是向油井中注水、注气,提升油液,能够使桶油操作成本降低刀。
三是对边缘油井和低效油井,采取捞油的方式进行生产。捞油,就是关掉24小时运转的抽油机,使用抽油车每隔几天去抽一次油,将每天的耗能、耗电节省下来。
四是委托东华石油机械公司等,研制新的采油设备,进行新老替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