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传宗接代(2/5)
于是需要设计模具、封装设备、胶粘设备,选择焊接设备、干燥设备、检测设备。
所以从各种测试到量产,历时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摩托罗拉手机选用东新科的电池前,东华电子已经订购了10万只软包电池,用在p3上,三倍之于普通电池的价格,让李昊咂舌不已。
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能充电的p3,多花点钱怎么啦!
关于动力电池,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留虬工研院材料所储能材料技术研究组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单元组,应该是由18650电池串联起来,组成多个电池组,应用的技术主要在电池控制、安全控制方面。
宁玉波他们现在正在做软包动力电池的串联和并联测试,遇到的难题不小。
宁玉波的感触就是软包电池做小容量、做单体电池难度不大,就是一致性有些差,但是串联和并联,组成电池组后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最危险的就是内部短路。
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组万一出现的问题,陈棠华博士正在研制一种智能传感装置,能够检测电池运行状态,防止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其实就可靠性来说,真的是用18650圆柱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更现实。
不过,软包电池的优势在于,它的重量轻,能量密度大,空间效果好。
重量轻,是因为没有那么重的壳。
空间效果好,也是因为软包电池可以做成长方形状以及任意尺寸,更方便填充进电池组里,比圆柱电池节省大量空间。
现在宁玉波已经将动力电池组的研制任务交给另外一位黄博士,他把精力集中到改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材料上。
孙学松也把主要精力放在电池厂的生产管理上,同时接过了测试动力电池组的任务。
梁洪健利用关系接了一个大订单,做蓝牙耳机电池,一种可充电的纽扣电池,开发难度不大,但是需要重新开模,布设生产线,这又需要一笔投资。
不过这种投资非常值,按照梁洪健的估算,这种蓝牙耳机电池的年需求量可以达到几亿只,自家搞出来可以赚几年快钱,生产线只要落地,就是下蛋的母鸡。
看来,陈立东需要的动力电池,又要继续拖下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