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二首歌(3/5)
电炉点火、技术突破、涉足海运、技校办班、大赛拿奖......
被罗浩说得,东华集团简直好事儿连连。
台下,被点名的团队也是笑逐颜开。
接下来,陈淑芬通报了公司营收情况。
陈淑芬的报告,用了不到三分钟,全是干货:
1996年,集团预计营收将达到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亿元,实现利税4.6亿元,其中纳税2.2亿元。
两个多亿的利润,让一众高管心潮澎湃。
接下来,罗浩通报了集团表彰决定。
首先,是5个为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包括研制成功深冷钢的安德烈沃罗宁团队;
研制成功同步电机矢量变换数控系统的翟华、李太顺团队;
圆满完成150吨高频电炉及连铸连轧设备安装的马建国、张兵、肖霍洛夫团队;
先后试制成功废钢清洗机、剪切机、撕碎机、打包机的陈天一团队;
为集团完成118项国际国内专利申请,并成功打赢“游梁式长冲程高效节能抽油机”国际专利诉讼的王嘉琪团队。
以上每个团队奖励人民币500万元。
接下来是5个先进集体,包括:
完成大型轧机机架铸造任务的任建富攻关集体;
拿到技能大赛冠军的任志刚小组;
将轧机卖到沙钢等十几家钢铁企业,一年完成销售收入3个多亿的吴彩亮团队;
完成车工、磨工、铣工、天车工、电焊工等十几个工种技术规范教材编写任务的张洪振教研组;
及时排除远东钢厂电炉大沸腾事故的陈天长班组。
每个班组奖励20万元。
接下来,表彰先进个人,包括:任志刚、周文亮、李汉武、刘柏超、弗吉尔等100多人。
周文亮有点纳闷,自己不属于集团的员工却上了名单;
李汉武、刘柏超却在沾沾自喜。
技能大赛后,他俩果断跳槽到东华重工,因为岗位上表现突出,每人拿到了2万元的奖励。
而孙百成也在慨叹,他心里清楚:能当先进,是因为提出了振动法消除应力的点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