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喜鹊登枝(2/5)
按老一辈的乡俗,红棚这天就要把新娘接到村里,先住到村里的其他庄户家,第二天举办婚礼。
那样安排,是因为过去交通不便。
今天办喜事的两家,距离不远,交通方便,车队气派,就当日接、当日结。
伴郎、伴娘的人数有讲究,两边要沟通好,组成双数。
8台车,去的时候陈立春的头车里准备上手捧花,还有一个手提包里塞着红包。
除了坐人外,其他车里还装了四彩礼:两斤肋板肉、两条大鲤鱼、几根大葱、几捆粉条。
接新娘的队伍出发后,陈妈回到自己房子里,在二楼一个小房间点上了香火,摆上了贡品。
念叨着:“公公婆婆,给你们报个信,今天咱们家办喜事,你们大孙子结婚,要添丁进口了,也请祖宗们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接亲队伍到了亲qg,四声家,也有一番仪式。
这年代已经流行不给红包不开门了,好在新娘是家里的老闺女,闹腾的不多,几个红包从门缝塞进去,门就开了。
接亲的宾客
被让到正屋,上炕、喝茶、吃点心,新娘跟母亲抱头掉了几滴眼泪,被送上了婚车。
新娘的手包、陪嫁的东西装上了车。
新娘的两位姐夫、外甥和外甥女组成送亲队伍,一起上车。一阵鞭炮后,车队开始往回返。
车队不能走回头路,就在小康新村绕了一周,到达了新房。
一阵鞭炮响过后,婚礼司仪开始表演,指挥陈立春开门下车抱新娘。
在两侧的小伙子拉响的彩炮和喷放的彩带中,陈立春抱着新娘跨过大门口的火盆,一直进了新房。
有婚庆人员开始给俩人摆弄妆容,等待仪式正式开始。
外边的舞台上,司仪开始说着俏皮话,还唱了两首流行歌曲,集聚人气,营造氛围。
等到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新婚仪式正式开始。
舞台正对着楼门口,在鼓乐声中,新郎新娘挽着手走上舞台。
在司仪的引导下,俩人说着海誓山盟的话,喝了交杯酒,再交换着带上了戒指。
接着司仪就请新郎亲新娘,陈立春干这事儿上火,抱了抱新娘,就算过场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