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豪横(4/5)
刘燕和她带来的记者站在一旁,记者看着她为难地说:"姐,这?一"
刘燕:"这什么啊,挤过去啊,新闻都是要抢的,难不成等着张老师单独给你讲?"
记者一听,和摄像也往前挤。
刘燕见状,微微摇头,说心里话,论职业性,现在的新闻记者甚至不这些娱记了.
虽然新闻记者看不起娱记,但是不可否认,人家娱记遇到新闻,是真干啊,扑得下身子,干得了脏活累活粗活,反而是
该扑下身子到基层调研的新闻记者们,基本都是等着新闻上门,接了通知才动身前往,到了现场也不是争着抢着挖掘新闻,i
是要一份新闻通稿,拍一拍现场,有条件的就请当事人过来接受一下采访,上个镜,然后喜滋滋地领一份车马费,吃顿招待
饭菜,优哉游哉地回去写新闻。
轻松自在,还有车马妻领。
她心里乱想了一通,这些问题不单单是她身边,而是这个行业都这样,她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心里吐槽。
她见到小白几个小孩子在不远处玩耍,想到给她们准备的小礼物,便走了过去……
张叹讲了一通后,再回答了几个问题,便把王皓、吴越等人一并叫了过来,以及草娣文化展馆的负责人、姜老师。
她们才是采访的重点,而不应该是他。
上午十点钟,县领导一行姗姗来迟,跟张叹几人握了手,寒暄了几句,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宣传传统文化有利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打造中华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拍出更多好电影。
"这些话,我本该在仪式上说的,那样效果更好,但是既没有安排,那就算了,一切从简。"
张叹听的暗笑,这位领导的话里有话,对今天的仪左式没有安排他讲话而不褒。
估计他姗姗才来,也是在表达不满。
不过他不满归不满,张叹不用惯着,他就当没听到。
再说了,都这时候了,也不可能临时增他讲话的环节。
邀请县领导来参如,不是张叹的意见,而是县文化局主动提出来的,张叹自然也没拒绝。
环节很简单,就三个议程,先是文化展馆的负责人上去讲话,然后王皓讲,然后就是捐噌仪式,把一个写着"1000000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