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乡试第三场(1/5)
五道题目看得温元良都傻眼了,心下忍不住咒骂一通,三场考试一场比一场难,第一道题《潍州商贾律论》设计潍州本地的商贸,这题与第二场的第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更加具体了,不能再泛泛之谈,不过只要是商贾之事,对他来说都不是难事。
第二道题《奸臣逆臣儒术论》也还好,辩论忠奸,只要中正回答就行了,第三道题《地方治理论》没有限制地域,他可以写熟悉的棣州,包括第四道题都能拿棣州的陈阳秋的来说,只是要怎么写?经过陈宁雅和冯鸿羽这事他已经没办法客观看待陈阳秋这种脑子犯浑的知府了。
这般一想,温元良又气得他都想骂一骂陈阳秋,这不是误导人嘛!第五题最有话写,也是最不好回答的,他总觉得这些题目隐隐有些关系,沉思了片刻,他才理清楚这几个题目,嘴里无声喃喃道“陈阁老一系嘛哼!出这种题目是什么意思?试探?挑人?还是摸底?我偏不叫你们如意!”
他现在只是举人,见解太过尖锐并不是好事,容易翻车,思来想去,他还是冷静下来,理智作答,第二道题可以大胆一点,不点名,纯影射,让人无话可说就是,不过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论据来论证,不过这不是什么难事,第三道题他就写庆安县。
第四道题他决定避开陈阳秋这个瘟神,写潍州知府,他爹将生意做到潍州后,跟这边的官府也有些联系,这段时间还发展了一些人脉,听说潍州知府此人不错,与他岳父是同期进士。看在他岳父的面子上对他爹多有照顾,温元良已经将不自觉地将他归为好人一类,夸他的话绝对是心甘情愿。
理清楚头绪,温元良答题简直如有神助,第一道题洋洋洒洒通篇写完,都快五百字了,来不及删减就直奔第二题,这道题他早就琢磨好了,写得也很顺畅,两道题做完天色还早着,因着早上做足了准备,特地吃那种饱腹又没什么水分的东西,以至于到了这会儿竟然还不觉得饿,既如此,他干脆继续埋头苦作,一鼓作气,将第三题的草稿拟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