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章 遥控玩具(4/5)
它们的相对平衡,才能让关节始终处于稳定在同时,又获得一定灵活度。
所以这台手术,平衡要求的技巧非常高。
软组织松解之后,杨平接助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在髋骨上用髋臼挫磨出一个人造的髋臼,然后置入生物型人工髋臼。
髋关节假体的固定方式一般为两种,骨水泥型和生物型。
骨水泥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适用于年龄大、骨质差的病人,这一类病人髋关节置换时,假体与骨的固定使用骨水泥固定。
就像建筑时,用水泥来固定砖头等建筑材料,因此而得名。
生物型与骨水泥不同,它适用年轻、骨质好的病人。
这种人工关节假体,不需要添加骨水泥这种固定剂,比如股骨头假体的柄插进股骨近端髓腔,柄与髓腔靠挤压获得初期稳定,因为这种假体的柄表面多孔,又有诱导骨生长的涂层,所以慢慢地,髓腔的骨组织会长进柄的空隙,形成一种所谓的生物固定。
就像盖房子,砖头与砖头之间无需水泥固定,这些砖头会相互生长渗透,最后牢固连接。
宋子墨和徐志良的配合非常好,切换器械的速度也很快。
天玑手术机器人的一条机械臂十分灵活,无论是髋臼的开凿,还是股骨近端的截骨,又快又精准。
很快,杨平完成了双侧的人工髋关节置换。
接着开始双侧膝关节的置换。
髋关节完成置换后,获得良好的活动度,下肢的摆放自由很多,为膝关节置换提供了良好操作角度。
在机器人导航设备的帮助下,截骨、置入假体一气呵成。
膝关节假体也是采用生物型,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种生物型膝关节假体,杨平用的假体是完全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跟髋关节假体一样,这种新型假体与传统骨水泥假体相比,其通过假体—骨界面紧密接触,促使骨组织长入假体,提高假体与髓腔的结合强度,从而达到假体的长期稳定。
华西医院曾经完成世界首例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的置换手术,当时的人工关节假体也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杨平这一台不知道是不是世界第二例。
手术机器人真的在杨平手里如同玩游戏一般,双侧膝关节置换完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