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青史留名(2/5)
“出去就出去!从今日起你跟着我读书,这县学我们不来也罢!”更高亢的怒怼声响起,窦夫子抓住湛非鱼的胳膊就往外走。
被拽着走了几步,湛非鱼看着怒胡冲天的窦夫子,只能无奈的往地上一蹲,小胖身体跟个秤砣一般,让窦夫子不得不停下脚步。
湛非鱼仰着头,被窦夫子抓住的小胳膊晃了晃,看着乖巧又呆萌,“窦夫子,我话还没有说完。”
看着如此乖巧的湛非鱼,窦夫子心都融化了,对赵教谕这个始作俑者更不待见,“也好,我们把话说清楚了再走!”
转过身,窦夫子怒视着赵教谕,都打算来一个割袍断义!
三两步走了回去,湛非鱼捡起地上的书,先表明态度,“教谕,我明天就来读书。”
见赵教谕冷沉的表情松缓了几分,湛非鱼这才继续道:“今日过来是因为我夫子的事,我想请教谕帮忙。”
林夫子被毒杀的案子虽然查清楚了,可对林夫子的名声终有影响,湛非鱼一开口,赵教谕就明白她的意思。
“林夫子不过是被小人所害,你不必忧心。”窦夫子对湛非鱼简直不能再满意了,小姑娘不但读书有天分,更是重情重义,不像某些人!
想到此,窦夫子又怒瞪了赵教谕一眼。
一旁牛夫子眼中也露出几分赞赏,尊师重道说的容易,但又有多少人会对一个开蒙夫子如此尽心尽力。
这么一想,牛夫子突然明白过来,难怪教谕刚刚情绪如此波动,只怕是想到万云浩。
赵教谕正色开口道:“旁人说再多都不如你日后考取功名来的有用,事实胜于雄辩,你学业有成,林夫子的私塾必定门庭若市。”
自己身为教谕自然可以给林夫子正名,却不能逼迫学生去林家私塾读书,指标不治本。
“学生明白,不过学生想到一法,还需教谕帮忙。”湛非鱼举起手中的书。
“学生以前去文兴书斋,见许多寒门子弟在书斋抄书换取银钱,小书肆的书籍多为抄录,而大的书肆则是书坊雕版印刷,但雕版印刷耗时耗力耗材,所以书籍价格昂贵。”
经史子集这些圣贤书基本都是书坊印制而成,供天下学子读书所用,价格还不算贵,因为雕版能反复使用几千次。
但殷无衍之前送给湛非鱼的《制艺文范文》,一共五百多篇,都是抄录的,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据说前前朝为了印刷佛经,费时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十间大屋都装不下。
所以才说寒门难出贵子,珍贵的典籍只有那些书香世家才有,代代相传,不外借、不外传。
寒门子弟若是可以进入县学府学或者书院读书,还可以去藏书楼,如果只在家闭门苦读,一辈子只怕都难有成就。
看着眉眼里露出自信之色的湛非鱼,赵教谕问道:“你打算如何帮林夫子?”
难道让林夫子在服丧期间来县学抄书以供读书人借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