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九章 命途多舛(1/5)
霍母叫儿子辞职,来她的有如杂货店做帮手。时值1943年,霍母倾其私囊,邀集十三名股东,合伙在湾仔鹅颈街开杂货店。
店名有和,办证时字迹潦草,误认为有如,就将错就错,把有如的幌子挂出来。
霍鹰东跟母亲数日,就显出经商的禀赋,大概是时运到了,脑筋自然开窍。霍母见儿子已实岁二十,早该安身立命,便淡出日常经营,叫儿子全盘管理店务。
霍鹰东带领几名伙计把生意做得有条不紊。霍鹰东总结出生意六字经:“手勤,心准,口伶”。
手勤即取货称秤要快,否则顾客等烦了会去别的店;心准就是心算要快,那时是十六两一市斤制,换算起来十分麻烦,霍鹰东称完就报数,有顾客不相信有这么快,就打算盘核对,果真分毫不差;口伶就是要嘴已甜,趁做生意的间隙跟顾客拉家常,以博顾客好感。另外,报数要用口唱,什么货、单价多少、分量多少、每种货数额多少、几种货的总额多少,要一口气唱出,这样既活跃气氛,又能显出做生意是行家里手,顾客便会产生好感与信任。
霍鹰东很刻苦,他每日晚上要练唱功,才这般炉火纯青。
杂货店经营几十种货色:油、盐、酱、醋、豆豉、蒜头、咸鱼、粉丝、金针、木耳..都是广东菜的佐料。
进货全由霍鹰东一个担当,表弟李志明跟他做下手拉车。晚上,别的伙计散工休息,他一个人还要盘帐,弄到深夜。一年365天,他一天也没休息过。
霍鹰东认为,“做小生意简单,做大生意要从小生意做起。
很多东西,书本上学不到,而书本,却尽是教人如何做大生意的,往往不切实际。”
霍鹰东回忆那段往事时说:“比如,在最繁忙时,面对一二十个顾客,要做到面面俱圆,方方照应。
再如,还得经常揣摩和适应顾客的心理,假如顾客来买斤片糖,你先称14两,然后再加一块,口里还一面说,大姑,不够么?再加一块!
其实这时刚够1斤,顾客却很高兴,有一种信任感。还有,必须有敏捷的头脑,能迅速把顾客买货的钱算出来,不致延误时间,影响生意。此外,还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
霍鹰东的坚强意志、经营才干,正是在这间杂货店磨练出来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