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2/5)
他们还有下一步。
房山。
“都快点!”
本地民兵协统制严泰巡视在城墙上。
这里已经完成坚壁清野,所有本县民兵及其家属,全部收拢进了县城,而原本不大的县城,因为外城的修筑而扩大,已经足以容纳全县人口。
现在顺天永平两府各州县,都是杨丰设计的新式防御体系。
简单点说就是加固内城同时修筑外城,最终使所有州县都能容纳辖区所有人口,一旦发生战争立刻向这些城市收拢,最终完成外围的坚壁清野,这不是针对那些士绅的,而是防止游牧骑兵南下,毕竟京城本身就是北方第一大要塞,必须要考虑这种可能。
两重城墙的防御也重新设计。
内城增加类似棱堡一样的角楼炮台作为主要防御火力。
原本的砖木城楼拆掉,重新修筑青砖混凝土的,实际造型更像炮楼,虽然看着丑,但实用性极高。
而外城加厚但比内城要矮一截。
同样外城四角也有类似的角楼炮台,而外城城门外面有三角炮台,这些炮台又低于外城城墙,而且因为距离近,和城内是地下通道连接,这样一旦遭遇敌军进攻,首先就是这些三角炮台交战,不拿下三角炮台是无法攻击后面的外城城墙的,一旦三角炮台失守,毁掉大炮后直接走地道撤回城内,然后把地道一断就行了。
拿下三角炮台的敌人,还是无法向城门进攻,因为这些巨大的土墩子就挡在城门前面。
敌人的火炮无法直射城门。
最终还是要在城墙角楼炮台和城墙马面炮台的交叉火力中强攻。
而城内老弱妇孺进入内城,外面的炮弹基本上与她们无关,她们需要的就是在里面做好后勤,青壮年民兵全部在城墙上防御,就算外城墙失守,大不了继续退回内城墙防御。
事实上可能性不大。
杨丰不认为进攻者有能力突破外围防御。
至少没能力短期内突破,而一旦他们在城墙外筋疲力尽,士气崩溃甚至后勤供应不上的时候,各处要塞里面驻扎的京营主力,其他地方调集的民兵,就会迅速出击,然后给他们致命一击。
“严统制,这敌军连涿州都还没到,咱们是不是风声鹤唳了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