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第514章 发薪日(3/5)

目录

每过一遍手,都要认真核对点验签收,有半点对不上,上一关的人都得全权负责。

以前崇祯时,朝廷向地方加派军饷,地方官趁机各种加派,什么火耗、运费,甚至耗上耗等等,本来一亩加征二分银,可能最后实际征了三四分甚至四五分,而最后缴到朝廷国库里的银子,反而不足数。

等朝廷又要挪用一些,最后调拔部份到军中,结果还没出京,就已经少了许多,被惯例分走了,有的是挪作他用,有的是公然减拔,还有许多直接就分了。

银子一级级下拔,雁过拔毛,不断的被挪用克扣,最后朝廷拔二百万两银子下去,到了前线军中,可能已经不到二十万两了。

最后底下军官们甚至还要克扣,于是真正到士兵手里的已经没几个钱了。

百姓负担了所有,甚至超额负担,结果钱没到军人手上。

这就是崇祯朝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征税不合理,没征到该征的人头上,全让无力承担的小老百姓过度承担了,然后征上来的钱被贪污腐败严重,最后钱没有几个落到了实处。

相比之下,御营要好的多。

归根到底,绍天朝廷行事,其实完全就是一个大号的军阀,在浙江台州起事,是皇帝一手拉起来的,从开始就摆脱了朝廷的那些框框架架,也摆脱了那些官僚集团的绑架。

说句简单点的,朝廷有专门的科道言官,就是都察院和六科,都察院是台官,主要是监督百官的,而六科的给事中,主要是握有封驳之权。

奏章由六部等经通政司交内阁拟票,然后呈送皇帝,再由司礼监批红,再交由内阁,内阁再交给六科。

六科审核同意后再抄送六部等执行。

在这个程序里,六科掌握的权力其实就相当于唐朝三省六部制里的门下省的大权,他们对皇帝的旨意,有封驳权,就是如果觉得不对,可以驳回,拒不下发执行。

得改。

改了还不行,仍驳回。

这个权力很大,因为是直接对圣旨的封驳权,而明代一直以来的内阁票拟、司礼监朱批的这套办事模式,其实是代行天子的决策权。

正因六科权力大,所以明朝末年的党争里,这些六七品的给事中,却总是能够纵横朝堂之中,搅风搅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零开始:我的天赋是烹饪 斗罗之死神灭却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 终极斗罗之异神界传承 全球之亡灵天灾 虚境调查员 天符云仙 圣师魔命 武道从氪金开始 奥特格斗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