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图穷(3/5)
原本鞑子入关后,还发旨说废除匠户,免除匠班银,成为民籍,开恩匠人。可现在呢,说出去的话又不算话了,官府强征匠人去造船,说是自愿受召,实际上就是强征。说按市雇佣给钱,但开出的价却不及实际市价的一半。”
“可就算这样,鞑子各地官员还叫苦不迭,说没法掏这笔工匠银,因为没钱。”户部侍郎沈廷扬新晋户部尚书,这次也随驾北伐。
他家以前就是崇明搞北方海岸的豪强,崇祯末还组建船队,往北京甚至辽东运粮饷,都搞的很不错,在钱粮运输这块,沈廷扬还是很不错的。
他还曾被朱以海授任过淮扬巡抚,短暂收复淮扬时期,也代天子巡抚管理过,对北方的情况,也比其它官员更多关注。
现在北方中原的情况,相当的坏。
战争导致饥荒,而江南朱以海的崛起,更是让大量百姓南迁,战事胶着,军费开支巨大,更加重了中原的负担。
“而鞑子入关后,因为战事没停过,军费巨大,北京虏廷府库里同样没钱,”
谷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打的鞑子,可没有钱粮也没法作战。
至于打造水师就更难了,不过鞑子不会因为没银子就不弄了,没银子那就想办法,朝廷解决不了,那就由地方官员自己看着办,反正任务层层下压,必须完成。
一时间,各地官员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没银子雇佣工匠,那就强征,你是工匠就没什么自愿不自愿的,必须得去。没银子,那就降低工价,甚至打白条拖欠着先。
反过来,他们又向工匠重新开征匠班银。
而有的地方,虽然没那么无耻,又强征工匠降低工费做匠役,又要人家交匠班银,但他们也不是好人,他们直接把匠班银摊入田丁,学江南官绅一体纳粮,反正这银子得想法子交上来。
打比方说某地本来雇佣工匠需要一千两银子,他们强征工匠,却只给五百两,然后他们转过头来开征匠班银,却要征两千两。
两千两银子摊入田亩时,又还要再加征火耗等,两千两银子最后变成了三千两甚至四千两五千两,各级官吏层层伸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