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另类的资源(5/5)
“小奕,他们以前跟我说过这个事情,我觉得那些国家企业太大,咱们跟他们一起干也不好。”
“大嫂,你别着急,慢慢地说。”江奕知道这个农村妇女是被央企的名头吓住了,止住了她的情绪,慢慢听她说了很长时间。
终于,江奕抓住了重点:随着二十个由国事院派出的督察组到达各个地方,甚至有国企的负责人被追责。有的央企领导这时候着急了,非要找个企业接盘。
国企肯定没人敢接盘,这时候想抛还抛不出去呢。
那就只有私企。可惜在海南投资的私企绝大部分都被套住了,小部分“胜利大逃亡”的也找不大踪影,只有孙丽娟既有实力、又能通过海航联系得上。
“嘶!”江奕理清思路以后,觉得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在打着寒战。
这可是数百亿资金的游戏,九十年代的数百亿;只是这数百亿的80-90%将会在今后的几年从账面上消失。
私企要想参与进来,不只是实力不相称,更重要的是双方无法在一个对等的层面谈判。国家层面的督查,一个命令就可以让双方的协议失效,中间涉及的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
这是“刀尖上的舞蹈”,勇敢者的游戏。
“小奕,实在不行的话干脆就算了。我回掉那些人就行。”孙丽娟等不到江奕回复,也知道他很为难。
“不用推掉。正好侄子侄女还没来过燕京呢,你带着他们到这边来看看吧。央企的总部也在燕京,到时候一起在这边谈谈。管钱的韩成斌经理也在这边。”
央企肯定是过不去这道坎了,才会想到弱小的私企接盘。
尽管风险很大,可是机会更大。因为央企背后有一个无法替代的资源:政治资源。
正是因为缺少这个,所以江奕的“建房大业”推动地非常缓慢。如果有了这么多央企的加持,事情可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