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文人陆布宣(3/5)
“路遥文学奖1993年将增加一倍奖励标准,获奖数量暂时不变。
“一等奖100名;奖励2万元;
“二等奖500名;奖励16000元;
“三等奖2000名;奖励1万元;
“其中二十部著作将搬上荧屏,每个著作权20万元,另有广告分成10。”
这个太给力了。2600个人可以获得万元以上的奖励,这简直是阳光普照大地呀。
一万元足够一家人美美地过上一个大大的肥年了。
看着人们拼命地拍着手,作协的领导一阵哀鸣。
完喽,这个奖励一出,整个华国文学界差不多都会积极相应。作协哪儿还敢以“文学界代表”的形象去质问人家?
人家是文学界大样本,加上这些人身后的家人、受他们影响的人,不是远比你几本杂志渠道的涉及面广得多?
江奕也在畅想着文学界的明天。这一顿雷霆万钧之势,任何有不同想法的人连个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资本的力量,强大如斯!
“副主席,真的不去质问这些主办方?”作协的人还是不死心,想要问问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事先都不来问问我们的意见。
“人家不走我们的渠道,我们也没他们有钱。更何况,我们连盗版都打击不了。对他们来说,我们一无是处、一无用处。”领导还是喜欢用成语。
“那也应该让他们长点记性吧?至少我们还要把把关呢。”
作协的四大职能,团结、联络、服务、自律,团结要靠自愿、不能强扭瓜,联络和服务主要是作协主动而不是相反,最后一个自律维权还惹来了人家对盗版打击不力的微词。
“作协与广大作家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主要是靠自身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把广大作家团结起来,”副主席毕竟是传统文化人,主动招惹是非太掉价,“也许,我们也该与时俱进了。”
或许,让他们先趟一趟路,对文学界是件好事呢?
江奕迟迟没有离开,静待着人群散去。
“路遥文学奖”几个大字对他的冲击力还没有消退。
作为一个七零后,接受学校培养用来考大学的工具人,进入大学后阅读的《平凡的世界》催生了他对社会、对人性的诸多思考,这也是他在课堂要求之外阅读的第一本现实小说,里面有一种探险般的惊喜和感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