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想要什么(1/5)
“江奕,这下子投入成本太高了吧?”虽然自己是知识分子,可是吴江元还是被江奕大手笔补贴研究生的动作吓坏了。
现在只有两个人私下里聊,江奕可以说点儿真实的想法:“我哥哥在香江,他经常接触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很多都有数万名研究人员,很大比例都是博士。我们也要建立这样的储备,才能跟这些大公司抗衡。否则,任城这个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这些人才。”
“可要投入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投资人能不能承受得了?”
这是一个坑,回答得不好会把自己填进去,真正的投资人不会愿意这样亏损下去。
江奕想了一下才说:“华国的技术人员不是水平不行,而是需要换轨道。我们现在是‘逆向开发’,不用走那么多弯路。”
吴江元并不认可江奕的看法:“半导体实验室可以针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吧,每个项目至少要好几年。现在是四面出击,难保都能顺利推进。”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科研人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是自上而下地交代下来;可是上级领导人员只知道缺什么、什么落后,所以科研人员注定了只能跟随。让这些人走向市场,每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决策、主动研发的主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政治课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我敢打赌,三年内我们就能在第三代移动通讯领域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江奕喜欢打赌是非常出名的,而且是逢赌必赢。吴江元笑了笑,也没接这个茬,只是回了一句:“你们这个政治课老师还真是很厉害啊,什么都知道。”
吴江元冷不丁地一句,让江奕担心他会去求证。看来以后再借用政治课的名义需要谨慎了。
“江奕,我还有个疑问:你赚了这么多钱,却又不太喜欢享受;明明可以不去读书,为什么还要去读大学?”
果然是君子,做事情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否则,在充满疑问的前提下,他会经常拷问自己。
“你说的是买车的事情?”江奕故意装傻,“现在是遍地黄金的时候。比如买一台车,简单的桑塔纳也要二三十万,其中有70是交的税,这二三十万可以抵100个人一年的工资了,不如多雇佣一些人、多赚一些钱。”
看看吴江元被数字堵住了,江奕知道这个效果不错:“之所以要去读大学,是因为我要在那里认识很多朋友和同学;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更好地合作,不会有那么多人有机会像我认识您一样有几年机会不断认识。大学也有很多技术可以借重,就像你熟悉的那些电子研究所一样。”
这次这些定性的分析不够了,吴江元当场就带出了更多的疑问:“赚了更多的钱,然后再开设更多的企业?是不是太累了?而且你们家的钱早就够用了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