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湖城(三)(3/5)
“你们不是也有十几二十万农转非么?”老杨在那里装傻充愣,让人很想给他一下。
“那些人哪儿舍得买公寓?家里的大房子还住不完呢。”这时候农村都是按照每人40到50平方米规划居住面积,由于各家分得太多,正屋之外建了配房,配房消化不完就建一个较大的院子。
“没人住那就不建呗,花那个冤枉钱干嘛?”老杨继续幸灾乐祸。
“我想起来了,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通讯研究院,差不多也要百套别墅吧。”刘书记隐隐猜到了杨书记的想法,他不介意帮杨书记加一把柴火。
张书记火了,却没好意思站起来。忍了!
鲁校长这时候发话了:“公寓楼和别墅建设应充分考虑人文关怀和大湖城的长期规划。”
明明是给自己学校争取项目,却只是以大湖城说事,这是高手。
第三个议题就是大湖城的中长期规划。大家现在还吃不透大湖城的概念,也不知道以后能走到哪一步。不过,基本框架已经在上次的磋商中搭好了,所以在大家发表了半天意见后,总算是达成一致意见,出资请规划设计院等机构主持设计,华国矿业大学、孔子师范大学参与设计。
这个规划的讨论没有江奕怎么行?张书记嘟囔了一声,随即觉得好笑,自己干嘛老想着那个没来的人。
“既然三地协同发展了,我觉得咱们也有必要在能源、电力、污水处理等方面统一步调了。虽然大湖城只涉及三市的部分区域,但是在产业布局方面需要从全局考虑。比如兰陵现在的电力供应就已经比较紧张了。”
“杨书记这个说得好。不只是需要统一规划,我听说兰陵开始限制煤炭外销,任城也是煤炭外销大市,现在看来是吃亏了。”
张书记又郁闷了:“你们两个市现在是有产业没能源、电力,我们这里现在是连产业都没有啊。要是把造纸、电解铝和冶炼厂外迁,我们市的就业可就成大问题了。”
杨书记一听乐了:“没问题啊,你们多余的电力可以给我们用,煤炭也可以运给我们。包括我们淘汰的落后产能,你们需要的话都可以迁到你们那里去。可是老彭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确定了这个发展思路,以后的新兴产业可就与你们无缘了。”
与新兴产业无缘,那自己就成了彭城的历史罪人。要是没有大湖城的历史性机遇,这些传统产业引进也就引进了;可是现在有了任城和兰陵的电灯泡照着,彭城可就不好看了。
你牛。忍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