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最后的拼图(3/5)
拥有了自主技术之后,从研发到产品量产到基站布局,再到日常维护,基站的铺设不到一亿元。可就是这个门槛挡住了华国的寻呼机企业,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去做加油站、车辆驾驶员,却把高速公路的铺设、收费和道路行使权交给外资公司。
江奕把今后三十年最急需的半导体产业园也放在了任城,对外就号称半导体研究所。任城寻呼台已经接纳了大量转业军人,就让任城分担今后与西方的封锁与反封锁、制裁与反制裁重任吧。
大湖城管委会终于建立起来了。有了任城的让步,管委会最终按照“4321”模式确定了委员分配比例,任城、兰陵和彭城分别按照3:2:1的模式推荐委员,最多的是独立专家、商界和社会界人士。
专家类人士提高了发展的科学性、长期可持续性,也可以视为政府尊重科学、放权搞活的思路。
第一届管委会主任委员毫无悬念地落到了杨红星头上。他正在联系自己想到的第一个商界人士。
“江奕,这个商界人士非你莫属。那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杨书记转性了,知道跟江奕先商量一下。
“杨伯伯,我还是未成年呢,适合出道不?”
“你要是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了,你这是真的人小鬼大啊。你们在兰陵这边的投资不是一位刘女士吗,那就报她的名字了,你可以代表她来出席。”杨书记迅速回归了本性,也不再跟江奕多商量了。
“三市有两个高校的知名度比较高,孔子师范大学和华国地质大学的校长,但是只能选一个。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其实差别不大,差异主要是体现在两所高校的所在地,如果是孔子师范大学的校长,那么他很可能会倾向于任城的立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