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归来1990

第81章 大湖城(一)(2/5)

目录

老杨蔑视的眼神又出来了:“瞧瞧你这个熊样,连住宿费都说出来了,我说你们彭城就穷成这样了?要不我支持你几百万?”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这两年彭城就没消停过。去年和今年连着两年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那个苦啊,你说他们容易不?”彭书记直接把老杨抛来的绣球当成了过把嘴瘾。

“哈哈哈,告诉你,人家任城那边的金乡可比你们的产量高多了。大蒜知道吧?前年一块多一斤,去年最低跌到了8分,有的地方3分钱一斤。你猜今年怎么着?”彭书记看着杨书记忽闪忽闪的眼神,没敢猜,今年不是一样么?西方的贸易封锁也没对你任城网开一面呀。

“告诉你吧,今年江家不是在苏联开了大市场嘛,人家制作了蒜头罐头,西方不亮东方亮,以高于市价3倍的价格,五毛钱一斤全部收了。”

作为经济作物之乡的齐鲁金乡,大蒜事件是90年发生的一个惨烈的教训。在同乡说起来后,江奕回想起这件事,所以通过罐头方式销往苏联市场,其实很多泡菜通过东北的销售渠道转销到了南高丽,只是两国暂未建交、不能声张。

“你说的这都是真的?”

“不信呀,看看《任城日报》去,再不信市级报纸,那就去看《大家日报》吧。”

彭城和任城、兰陵虽然交界,但是彼此的往来不是很频繁,这时候的“诸侯经济”主要是指省级诸侯,对于各个省的交界地带,一般是选择了善意的忽略。主要担心本省边缘地带的溢出效应会流到其他省去,那岂不是自家种树、红杏出墙了?

“老杨,你可捡了个宝贝啊!”彭书记不能不心动,“既然杨书记主动提出来了,那就帮我们彭城的人民?”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杨书记和任城市高官张书记之间。

这就是华国的政治经济学。九十年代各地gdp锦标赛拉开了华国经济腾飞的序幕,导致各地政府更像是一个企业家,经营着地方的城市化、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是一个精英治国的年代,除了少数几年商人地位较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大之外,其他年份都是政府推动经济在走。

对于一个经济和科技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领先的发达国家有现成的路径可以让你走,民间不必分散力量再探索一遍,所以这个年代的徽章应该给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佩戴。这些人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大部分进入了行政事业单位。九十年代推动华国经济跃升的那些下海者,大部分也是从行政事业单位、从国企的管理层走出来的。

当晚八点,杨书记和另外两个市高官再度碰面。此前只是抛出了砖头,并没有深入交流。老杨也不屑于搞那些“拉一抗一”的把戏,那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传出去了多不好。阳谋才是策略的最高境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诡秘之主:在你梦中亲吻你 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 丹阵诀 活埋大清朝 斗罗之我携核爆而来 长生从全真开始 簪头凤 求求你们别还钱 重生:大帝归来 重生之奶爸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