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腾龙工程(二)(1/5)
“我们不怕,我们有海外合作机构,可以将应收账款资产转移给他们,最长可以持有三年时间。虽然这些邮电部门现在没钱,可是不代表他们三年内还不起钱来。”虽然我可以说我们有钱,但是我还得加一个国内竞争对手没有的优势。
“贵方在国内银行的贷款数额较大,恐怕会影响到资金周转。”这位也提前做了功课,了解地很深入。定了,这次合作达成的阻力就是你了。
“您提到的是我方的国库券抵押贷款问题?”江奕完全就是有备而来,“我也想请您算个帐:100元面值、三年期的88年国库券,如果质押后贷款了70元,那么它的本息保障倍数怎么样?”
这次是想把对方拉进江奕自己的领地,对方没敢接招。旁边的财务人员简单算了算:“本息保障倍数在170180,很高啊!”
江奕还不满足,继续拉同盟:“请教一下这位专家:如果到了91年7月1日,我们的资金实力会怎么样?”
“6月30日国库券兑付,你们将会有15亿元资金,还掉8.5亿,大概还有6.5亿。天哪,这可是现金啊!”财务人员果然是每天盯着数据的,立马从质疑者转换成了支持者和敬仰者。腾龙集团原本是靠着民营企业家贷款4000万完成了设备的试运营。现在,有一棵参天大树可以依靠了。
有了财务人员力挺,反对者只有偃旗息鼓了。财务实力正是他向吴主任推荐的合作方的主要优势,遗憾的是,这个合作方的财务实力主要是与银行的良好关系,而非江奕一方的自有资金。
“关于市场营销思路,我觉得贵方的计划存在一些缺陷。”现在轮到江奕揪住敌人的小辫子了,什么‘不花一分钱,就有十万兵’,那都是胡扯。江奕从吴主任刚才的计划里面就感觉到有这个风险,腾龙集团前期的经营失误也体现在这个领域。“多点嫁接、将技术授权给很多小厂,会造成产品方面的粗制滥造、市场方面的无序竞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