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孙子(2/5)
没接喜宝那一茬,箫誉一边朝书房走一边儿问他。
喜宝也就收敛了玩笑之色,肃然道:“刑部尚书的意思是,宁陵跟前那个人,只承认自己是宁陵派去乾州把顾奉节接来的,也承认是宁国公派他去杀顾奉节灭口的。
至于他和顾奉节之前的来往,他一概不认。
那仅靠顾奉节自己的供词,根本不足以把宁陵或者宁国公给钉死,要是闹起来,反倒是容易打草惊蛇或者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不如拖一拖。
反正现在已经知道是宁陵或者宁国公对顾大人下的手,咱们就盯紧了他,他们戒备松弛的情况下,咱们也更好摸出线索,最后给他定个铁板钉钉翻不得身。”
和箫誉想的差不多。
他就知道那个人不会全认了的。
招一半留一半,既把宁国公和宁陵供出来了又不能把人钉死,这样对他好处最大。
只要宁国公和宁陵的罪名没有落实,他还有东西没有招,那他就永远都还有活着的价值。
他和顾奉节,不同。
箫誉也从来没觉得凭着顾奉节那些口供就当真能定了宁国公或者宁陵的罪。
要是这么简单,那就不是如日中天的宁国公了。
上辈子,顾珞是他从乾州接来的,在他接到顾珞的时候,这个顾奉节已经让顾珞给弄死了,他没来得及上京,而他和顾珞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将顺着线索摸到了宁国公府那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