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不认同科考内容(2/5)
她出去的这段时间,内阁6人将要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公西月翻看了一下,都没什么大事,只礼部上了一个折子,建议恢复科举考试。
在前朝时,曾经有一个科考制度。
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分为地方上的乡试、朝廷的省试与殿试。
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最初的目的是为朝廷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
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更为公平、公开及公正。
但前朝灭亡后,是多年混战,大宇朝建朝后,当官的自然是当初立了功的人以及他们推荐之人。
但现在,大宇朝已立国近十年,在位的也是第二任皇帝,是有必要开科举考试的。
礼部的这个折子被承国公等人压下了。
从他们的利益考虑,自然是现在的举荐制更好。
公西月对科举制度本身并无意见,但她对前朝的科举内容有意见。
前朝的科举考试内容包括诗赋、帖经、试义、杂文和时务策。
前朝进士科考重视诗赋,对于前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但是,公西月却不认为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诗赋好之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