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庆功席上名臣坐针毡 条幅词中罪儒受勉励(3/5)
高士奇前后一想,悚然而悟,眼见李光地目光如醉,白痴似的木坐不动,早已明白了首尾,但此时一开口必定要得罪人,便假作懵懂,笑道“这词儿挺感人的。惜乎熊老夫子今日没来,若请他再润色一番,清秘堂的翰林们也都要为之黯然失色了。”明珠却不理会,嘻嘻一笑,问秀芝道“听你歌词,隐忧很重,像是真的。本部堂职在天子机枢,果有什么冤屈,请讲,不妨事的!”李光地看了明珠一眼,见他那阴险的脸色竟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奴不敢……”秀芝偷眼看了一下李光地,叹道“只求明相佑护,莫让人……加害奴的儿子……”至此,已是哽咽不止,难能成语。
“哪个敢?”明珠阴狠地冷笑一声,说道,“在座有三位辅臣,上头还有圣明天子!”说罢,便命人将秀芝母子带到侧房用饭。明珠又转脸,笑微微地对李光地道“晋卿,这母子三人真可怜哪!”
李光地怔了一下,苦笑道,“此等事人间原就不少,何况又值战乱,哪里免得了呢?”他脸上全无血色,眼睛回避着众人。此刻连索额图也察觉出来了,暗自拿着主意,装作不理会。
明珠突然脸色大变,恶狠狠地说道“光地所言,虽然是实情,但是天理不可泯,人情不可欺,我就曾在郑州为民除掉过两个恶棍!”
“是啊,是啊……”明珠的敲山震虎惊得李光地心里咯噔一下,半日才回过神来,慌乱地说道“道学之中最讲天理人情的……”索额图因李光地营救张伯年,心里也存着芥蒂。他知道明珠在使“先发制人”的手段,决心要演包龙图的故事;见李光地尴尬难堪之极,已是吃尽了苦头,便道“晋卿,你我有门生之谊。我这人不喜绕弯子,这女子唱的果然是你,就痛痛快快认下来吧。好在这里都是自己人,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不然恐怕……”他沉吟了一下,下头的话没再说。
这个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这居丧不谨,已经够这位道学家受的了,更何况李秀芝舍命营救在前,李光地背恩忘义于后;加之抛弃亲生骨肉,听任他们流落江湖十年。有此三大罪状,一百个李光地也会被参倒。明珠将秀芝母子安顿京师数年,处心积虑原是要拿来砸倒索额图的。不料从内务府侍候太子衣饰的唐光义处听说,李光地已准备动手参自己,便率先发难,使出这一手杀手锏。李光地如再腆颜居官,已被朝野视为寡廉鲜耻之徒,哪里还敢“挟嫌报复”,出来弹劾自己这个“明包公”?当下听索额图一说,明珠心知这一仗只能打个平手,护得自身安全,因笑道“索相金玉良言,菩萨心肠,晋卿要想仔细了。你若不认,兄弟也只好拜章上奏,总不能叫你们骨肉长远分离,王士祯定能为李秀芝弄清这一冤案。”
李光地只觉得天旋地转,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椅上,半晌才道“岂有不认之理?兄弟……兄弟当年实有此事,却不知她身怀有孕,受了这么大的苦……唉……自作孽、自受苦,实不料我李光地竟成了名教罪人——我并不要辩,请明相拜折弹奏就是……”他沉痛地低垂了头。
事情一经证实,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明珠立时命人去请秀芝。李光地起身一揖,恳求道“……然否再等待一时,等散筵……”“那不好。”明珠已觉得便宜了李光地,哪肯再让,嬉笑道,“老明却没有老三好心肠,一向用心刻薄,你私下相认,事过境迁,出了意外,岂非兄弟之过?今日当堂认下原是正理!”
“此乃风流佳话嘛!”高士奇见局面僵持,终觉不是事儿,笑嘻嘻过来拍着光地肩头道,“值得如此懊丧?——我高士奇还巴不来这样的好事呢……。”他连揶揄带劝说,一个劲“遗憾”自己没有这艳遇,说得李光地啼笑皆非,众人无不干笑。余国柱早已溜出,去请秀芝母子,又去厢房向众人报信“诸公都快来看,李大人喜上加喜呀……”众官员一窝蜂儿出来拥至中厅看时,李光地和秀芝一家四口已哭成了一团,堂上三个宰辅相臣,各怀着异样心思,在旁边帮着解劝。
隔了一日,李光地便将申请丁忧的折子写好缮清,请高士奇代呈康熙。圣旨即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