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我家娘子(3/5)
可战马不比寻常家畜,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的话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想养马,就要从人的嘴里夺粮食去给马匹,代价实在太大。
而且马户不仅要保证马的健壮,还要完成孳息之额,否则就要如数赔偿,其苦不堪。
朝廷也渐渐发现,民间一匹一匹散养出的马,品质上参差不齐,并不利于统兵作战。还是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甘泉的旷野上群养,才能作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于是在太仆寺的号召之下,便有了关北各个马场的兴起。
这些马场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朝军中输送战马,因而在马匹的牧养、训练以及管理上,不但投入的财力不菲,投入的人力和精力也非寻常马场可比。
朝廷为了予以鼓励,让利颇丰,所以即便成本高昂,也有的是人趋之若鹜。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军中缺马。
一旦军中不需用马,时日短尚能撑住,若一年两年……长此以往的,这些良马也要像那些没被挑中的劣马那样流向民间。
不说损失巨大,至少投入和预期是不相符的。
正一筹莫展之际,场主请了个兼相马和驯马于一身的人回来,也就是关山了。
这期间多人少找茬、多少人不服气,暂且略过不提,总之半个月都不到,马场上下,就连那些老马师都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没多久军中就传来消息,要再次遴选战马。
场主让关山亲选,结果送去军中的战马无一匹退还。其他马场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了。
但幸运何尝不是依托于实力?关于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