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真正的挑战(4/5)
这个工作很复杂,朱慈烺打算集中一百个工匠用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三年里还会不断的投入新的学徒和专业人员。
至于朱慈烺本人,对于机械这方面还真的不擅长,只能给一个研究方向,剩下的就是设定奖赏。
然后机床研究一下子从一个十个人的小项目,一下子变成了几百人参加的重点项目。
相反应为机床研究的滞后,朱慈烺直接从纺织研究项目、后装枪项目、蒸汽机项目、钟表项目等几个需要机床支持的项目里抽调了大批人来完善机床。
这几个项目也变成了二级项目,缩减了人员,缩减了经费,缩减了研究权重。
朱慈烺绕了一大圈才发现,还是要搞好基础科技研究,想要拔苗助长,突击发展,那往往事与愿违。
那么基础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从去年开始,朱慈烺就采取了聘请欧罗巴外教,加上依靠自身的知识进行培养。
这个时代工匠的贱籍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学习工业知识的就只能是工匠的后人,所以这种工匠学校并没有引起什么社会关注。
不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需要时间,一年的时间,这些孩子加减乘除都还没有使用熟练,你指望他们能研究机床?
而那些工匠则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先实践后学习,挑自己能用到的学,有空了在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