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皮包和骨瓷(1/5)
先进来的是五个老皮匠,一进门就想下跪,却被早有准备的段誉叫马平和安顺给拦住,要是纨绔们,如高智昌他们下跪,他会欣然接受,但这些老人家给他下跪,他确实难以承受。
皮匠们齐道“太子如此隆恩,小民等无以为报,但有驱使,我等定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力!”
话说得相当顺溜,这并不奇怪。
说起来,在匠户中,皮匠向来有一定的地位,因为他们制作的产物,如马鞍、盔甲、弓弦等,都和军事密切相关,算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工种。
这一点,其实就从那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为什么偏偏是皮匠,而不是木匠,也不是铁匠?
“诸位言重了,请坐,”段誉笑着让他们坐下。
“这次请各位来,还真有仰仗几位的地方,”他拿出一摞纸来,“不知上面的这些,诸位可能做出来?”
年纪最大的赵皮匠恭恭敬敬的接过来,一看之后,先是有些费解,接着好像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有些振奋,把那些图纸分给其它四个同行,几人低声议论起来。
不多时,便是感叹,做了一辈子皮匠,却没想到皮子还能有这样的用途。
看着他们头挨在一起说个不休,连何维世他们都好奇起来,太子究竟给他们看了些什么?
很快,张皮匠便道“回太子,用牛羊皮革加工后,不难制成这些皮包,这些包携带方便,大方得体,实乃居家出行的必备佳品,太子巧思,草民等佩服不已,”
那些纸上,自然是董佳根据记忆画的一些包,有时装包、公文包、旅行包、腰包、背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