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显德殿李密显能 高建武心虚潜逃(1/5)
上午的朝议主要是各部述职报告,而下午的便是百官针对各部报告提出质询。朝堂之上不分官阶高低有问有答,其间作为大隋天子的杨二也参与其中,使得整个显德殿议政氛围浓郁。
一个时辰之后,各部的政见讨论终于结束了。
李密显然作为局外人还未能融入这样讨论时政的氛围之中,只也听得如醉如痴般。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谈论的兴国安邦之法论点如此高深精辟,让初登朝堂的李密大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才是治国能臣,兴国之法,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历。
“好了,各部处今日汇总报告议程结束。下去之后,各部阁僚当就讨论的问题及时执行到位,切莫拖延了。下面最后的议题便是就军情处百户李密所著《西巡突厥波斯见闻录》一书读后有感畅所欲言,各位从自身角度说说突厥、波斯两国体制的优劣。哪些是对我朝发展可作借鉴的,哪些又是糟粕需要我朝杜绝的,总之开卷有益嘛!诸卿都说说,有不明之处可向李密先生垂询。请李密先生到讲台上来。”
杨二和众臣到不觉的怎样,但李密听了让其登台接受问询的安排后,顿时慌乱起来。他知道位于隋皇陛下龙案侧首两级台阶上的那个讲台位置的尊贵,能站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身份是多么的显贵!而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特许上殿来旁听朝政的军情处小吏,现在就要去站到那个位置上去接受朝中重臣的问询,这让李密如何不慌,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玄遂先生不要想得过多,陛下让你上去你就站上去,要知道你这是代表我军情处上去的,有本官在,你怕些什么?”刘文静看出了李密的惊慌状,忙出言为其打气安抚道。
“是,下官遵命就是。”李密听了刘文静之言,神情稍微安定了些,整理了一下衣冠后,抬头挺胸的向那个常人难以企及的位置走去。
来到讲台旁,居然看到自己写的《西巡突厥波斯见闻录》一书已经放在了讲台上,这下李密不在紧张了。转头看向龙案之上的杨二躬身一礼后,在面对阶下百官拱手一礼,随即开口说道:“下官李密,现居我朝军情处京城百户一职,前番受上官军情处刘指挥使引荐,蒙陛下抬爱,受皇命出任出使西突厥国主使,并率团出使西域诸国,幸不辱使命现全身而归。于海上归途中写就《西巡突厥波斯见闻录》一书,专呈我皇陛下以记述下官此行之点滴。但有不足之处或有不明之事,下官愿在此接受质询。”
“呵呵!玄遂先生不必紧张,今日我朝议政已然结束,此环节无非是让从未出过国门的百官们问问汝在他国的经历而已,就算是让众卿也长长见识吧!能答就答,答不上来朕也不怪你。这样,还是朕来挑个头,问你几个问题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