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黄巾之乱(3/5)
指出战争是拼国力和意识形态的事物,这样的情况下,战争损耗太大,一来不利于发展,二来风险太大。
并指出失败的后果,是大唐没有能力承受的。
所以建议喊喊口号、就在家门口转转就算了。
众口难调,这个家要怎么当呢?
说好的民主,可是按这个会议的说法,皆是各执一词,说得都有理,这要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公子爷,可是焦头难额了,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个时候吴颖也来电说,与剑奴商量了一下,意见是不能过早暴露实力,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
车宁站了起来,郑重地说道“各人意见都不一样,这事是军事行动,比不得国内行政,又有圣旨在,从谁负责谁有权的角度来说,还是唐王来定吧。”
公子与众人分析道,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那么我的儿子们也许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学、自然史、军舰建造、航海术、商业和农业的自由。
以便给他们的孩子们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作者注引用思想家约翰·亚当斯的话。)
然后又总结了国内和天下形势,分析对比一番,最终说服了大家,确定要打黄巾军。
将道理讲清,魏延还是很聪明的,一听就懂,便抱拳道“还是主公想得周到。”众武将也跟着说愿随主公杀敌。
公子对众人说“目前不是我们打不打的问题,而是从哪去,在哪打,有降兵怎么回,安置在哪的问题。杨茂彦你对此次出征有何见解?”
要北上收黄巾军的降兵,这可是这小分队想了多年的事情,谁都明白要刷经验,便得从这入手。
所以早早便让杨茂彦定了作战方案。
此时,杨茂彦便将作战计划说与众人听,让吴娘娘按兵不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