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枪管是个技术难点(3/5)
就这样,第二天的早朝,就在大臣们组团狂喷小皇帝的浪潮中度过了。好在,小皇帝是坐在龙椅上的,离大臣们比较远。要是靠太近,大臣们的口水沫子估计能把他淹了……
……
散朝后,正德帝先吃了午饭。午休后,他直接派人去工部,通知工部负责制造枪炮的军器局官员和最好的造枪、铸炮的工匠,偕同内廷负责枪炮制造的太监和最出色的工匠们一起,奔赴西山大营。当然,王喷子也跟着一起去了……
西山大营在山里,此时这里空旷无比,想怎么打炮就怎么打炮,不用顾忌什么扰民。因为,这里根本就没啥百姓。
所以,正德玩得更大,让40门青铜炮一字排开,使劲轰。结果,地动山摇,场景极为壮观……虽然没有像后世炮兵训练那般削平小山头,但也把靶场前面的树林,砸断了好多树木……
“果然是利器啊!射速还很快!”军迷王鏊抚须赞叹道。
“那么,我大明能制造吗?”正德帝满脸认真地询问工部军器局和内廷兵仗局的管事官员和太监。
然后,工部军器局的官员和内廷兵仗局的太监纷纷叫来属下的铸炮熟练工匠,询问他们是否能做到。
这些老牌工匠们凑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儿后,回答道
“能,但是字母铳契合较为困难,可能报废率较高……”
在古代华夏,工匠们可是没有什么统一标准的,也没有游标卡尺严格控制产品尺寸。所以,铸造枪炮有点跟着感觉走。但这也造成了枪炮的口径不一。
而马林早早地在北海国推广了游标卡尺,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加上游标卡尺的推广,使得工匠们能够加工出比较精密的部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