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攻占石勒苏益格公国(2/5)
……
就这样,马林把刚刚攻下的汉萨商业城市伦茨堡移交给了汉堡方面。然后,他继续带着大军,开始向石勒苏益格公国其他地区进军。
石勒苏益格公国并不止是后世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艾德河以北的约5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是还包括后世德国和丹麦边境线以北的约39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块土地,后世叫做南日德兰郡。如果算上后世丹麦的南日德兰郡,石勒苏益格公国的面积,总共达到了9200平方公里之多。
当然,石勒苏益格公国,其实长期属于丹麦的诸侯国。1460年,奥尔登堡家族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同时继承了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后,宣布两个公国连成一体,不可分割。虽然设置了两个宫相,分别驻扎在格吕克施塔特和石勒苏益格城,但根据1460年克里斯蒂安一世签署的《里伯条约》,两个公国是“永远不分离”的。
但不管是马林,还是吕贝克和汉堡,都不怎么把这个什么《里伯条约》放在眼里。毕竟,那是人签订的条约,又不是上帝的旨意,没什么不可以更改的。大不了,逼迫丹麦现任国王汉斯再签订一个条约呗……
事实上,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形势非常复杂。在后世南日德兰郡地区,生活的都是丹麦人。而南日德兰郡以南的地区,生活的却都是德意志人。所以,19世纪德国和丹麦签署协议的时候,把石勒苏益格南半部都是德意志人的地区,划给了德国;而北半部都是丹麦人的地区,划归了丹麦。也就是说,石勒苏益格地区,南边是德意志人,北边都是丹麦人,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但是,马林却不怎么担心。因为,这个年代,民族主义尚未兴起,德意志人和丹麦人的差异,人们并不怎么在意。只要对老百姓好些,让他们过上好生活,他们是不在乎谁统治他们的。真正民族主义兴起,还是19世纪的事情。眼下,欧洲天主教地区大一统,也没啥问题。只要不是和东正教或绿教统一在一起,就不会出大问题。当然,统治者也不能压迫百姓太厉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