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利益外交(2/5)
但到了威廉二世时期,这个蠢货不但得罪了西边的英法,和俄罗斯也撕破脸,结果导致德国被东西夹击。就算德军实力强大,也禁不住两条战线、三大帝国的联手。其选择的盟友,也是奥地利和意大利两个逗比国家。
因此,外交上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扩张过程是否顺利。
需要指出的是,普鲁士之所以能在19世纪崛起,除了大搞军国主义,在1834年搞的由普鲁士领衔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把德意志北部的大部分诸侯(除了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几个邦国之外),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利益联合体,并成功把奥地利排斥出了小德意志地区。
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大肆发行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泰勒银币,让他流通于德意志诸邦国。习惯了使用普鲁士泰勒的各邦国臣民,也就对于臣服于德意志的领导,没啥排斥心理了。毕竟,他们天天都使用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银币……
马林其实很想建立类似“德意志关税同盟”那样的组织,把北部德意志地区的市场都统一起来。但是,这是做梦……
因为,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和19世纪完不同。19世纪,世界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商品非常丰富,流通自然多。那时候,关税几乎成了国家财政收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些小邦国,就靠着关税同盟的分成过活呢。普鲁士能成为关税同盟的领袖,靠的也是在拿战后把鲁尔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大力发展工业,成为关税同盟中最强的工业国家。
要是换一个国家来,如果工业不发达,即使是关税同盟的首倡国,也是无法成为关税同盟的领袖国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