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获释(五)(1/5)
阳仪在旁边听得心惊胆战,但他不敢有意见,甚至不该有意见。公孙康添油加醋的把那日刑场上的过失都推到华斌身上,本质上是要维护自己的属员,这和他护着华斌是一样的,都是护短,各凭本事。
阳仪知道,华斌被大公子记恨上,前途堪忧,更何况那田瑭造谣说华斌吃空饷,虽无实据,真查起来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东卫营是襄平的卫戍部队,取得战功的机会很少,若他继续留在襄平,只会慢慢被公孙康排挤掉。除非把他派往前线,真刀真枪的搏杀,以战晋升。
“季安,我知华斌是你亡妻之弟,不过其人勇武可嘉,心思却浅,尚需磨砺。若届时真有必要,降他的职,也是要多锻炼锻炼他的意思。”公孙度一言定论。
“主公,把他派到营州去吧,到战阵上去历练历练,生死有命。”阳仪对华斌的感情一直很复杂,但是他对亡妻感情甚深,对这个妻弟也就一直照顾着。
他和华氏成婚近十年,却无子嗣,华氏屡劝他纳妾以续香火,皆被阳仪拒绝。
三年前,他率军征伐高句丽,世人皆知高句丽国小性坚,战事可能旷日持久,所以临行前他和华氏尽情云雨。
战事胶着近年,两军数次大战后依然不分胜负,最终在纥升骨城下形成僵持之势。
眼见深秋过后便是寒冬,战事将更难推进,阳仪便请求撤军,待第二年开春后再战。
但当时太守府的所有人都认为高句丽已是强弩之末,年后再战只会给其喘息机会,况且无功而返于士气不利。于是公孙度严令阳仪坚持攻势,并在襄平大规模筹集军械粮草,倾尽全力补充前线所需,力求彻底解决高句丽之患。
下雪的那天,随粮草送到阳仪手中的,还有一封家书。华氏已为他诞下一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