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游伏到来(求票票求订阅)(2/5)
四个灶眼中,预留一个口径60厘米的用来放置大锅,旁边是一个小一号,直径只有50厘米的灶眼,用来放置小一号的锅,另外两个是直径25厘米的小号灶眼,专门用来放置水壶,冬天可以一直用来烧水;剩余一米多宽的位置用来放置锅碗瓢盆,菜刀和砧板。
灶台上的锅现在还没有成品,罗冲打算直接用青铜浇铸一批大铜锅,用青铜铸造炊具完没有问题,人类从商周之前就开始用青铜铸造鼎器了,什么是鼎,其实那就是个长了三条腿,甚至有些还带着耳朵的锅。
那时的饮食习惯主要是烹炸还有煮羹,都是用鼎来烹饪的,贵族用铜鼎,平民用瓦罐;大鼎用来烧饭,小鼎当作餐具。
虽然青铜是重金属,但是经过历史的验证,只是做个饭还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汉部落现在用的都是锡青铜,里面是没有加铅的。
正屋的灶台和两侧的卧室是相通的,每个卧室的后墙位置,会垒一个两米宽,长度横跨整个屋子的大炕,炕的内部是之字形的烟道。
正屋的灶台后面有一个烟囱,但是还有通向两侧卧室火炕的烟道,这个正屋和卧室的接口处,有一块立起来的地板砖做活动插板,用来打通和封闭灶台和火炕的连通,天热的时候就把插板插死,断开卧室的供热,冬天的时候就把插板拔出来,打开两侧的烟道。
一间屋子的净宽度,不算墙体的厚度是三米,总共被罗冲分了五层60厘米宽的烟道,先把地面整平夯实,然后在卧室的两侧各垒一道12厘米宽,65厘米高的矮墙作为支撑,中间用同样尺寸的4道矮墙把三米宽的屋子分成五等分。
每道矮墙上面要依次留出出烟口,比如第一层和灶台相连的地方,出烟口就留在北面,让灶台的热度和烟气能进入卧室的火炕,然后第二层的出烟口就留在南面,让烟气和热量流到下一层,第三层出烟口再留到北面进入下一层,依次南北交替,让灶台的烟气和热量能流通整个火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