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妖女哪里逃

第八零九章 大儒李轩(求订阅求月票)(1/5)

目录

李轩看着眼前众儒生嗡然骚动,群情愤慨,却依然是面色平静,淡定如常。

《尚书》是五经之首,是儒家的核心经典。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传说是源自于上古时的《三坟五典》。

不过《尚书》有古今文之分。

今文尚书是大秦博士伏胜在汉初的时候口授,共二十八篇。

古文尚书,据说是景帝之子鲁王刘余,从孔子故居的墙壁里面挖出来的,比今文尚书要多出二十五篇。

之后恰逢五胡乱华,文籍丧失,今、古文都散亡,连朝廷篆刻的石经也遭破坏。于是东夏(东晋)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被列为《五经正义》。

可在后世,《古文尚书》已经被证伪。

尤其是后世《清华简》出世之后,《古文尚书》系伪造一事已经板上钉钉。。

而郑玄,马融都是汉末时代的经学家,古文尚书学派的大儒。

李轩对于这两个人倒是没有意见,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打击儒门的‘崇古派’,为日后推广自己的学问铺路。

儒人推崇‘三代之治’,想要‘法古’,是由至圣先师而始,到王莽的时候发展到一个高峰。

王莽打着‘法古’的名义推行变法,而他的好友刘歆则配合鼓吹三代之治。

而刘歆正是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编撰了西汉之后儒家的绝大多数经文典籍。

王莽的新朝虽然灭亡,可刘歆由于晚年悔悟,谋诛王莽,事泄自杀,他留下的经典与学问却被传承了下来,遗留至今。

儒门发展至今,崇古的风气愈演愈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不会真有人觉得末世难混吧 我想有点存在感 法术即真理 长夜余火 带着仓库到明末 天宝往事 明月此间照 我不要当反派啊 辞酒令 丑女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