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第一大金主(2/5)
除了日本公司外,国外多家巨头在胶囊内镜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利均远远早于红水科技等国产胶囊内镜厂家。
相比之下,红水科技目前的14项发明专利中,基本是针对磁控胶囊内镜系统被分解后的部分环节,单独申请的专利。
蒋一帆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红水科技等国产厂商所采用的通过永磁体等磁性控制的胶囊内镜系统,早已在2005年就被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申请了专利优先权,名称为“胶囊式内窥镜控制系统”,优先权日为2004年6月21日,而红水科技2012年5月所申请的“内窥镜控制系统”专利实为仿制核磁共振设备的“太空舱式”外观设计专利。
众所周知,外观设计专利只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没啥技术含量。
蒋一帆慢慢转着手里的笔,放下后打开电脑开始查资料。
胶囊内镜这个想法是1981年,被以色列国防部光电部门工作的机械工程师gavriel iddan和消化内科医生eitan scaa首次提出的。
世界上首例正式商业化量产的胶囊内镜正是来自以色列,其获得了fda认证并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商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