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不狂奔枉少年(1/5)
米秋野瞥了眼远去的杨松,和身旁的管中,回想起三人之间的恩怨,和那场难以解释的“锅炉穿越”,不禁有些唏嘘。
杨松出身于汉中大族,与系师张鲁的关系,就像蔡瑁之于刘表、吴懿之于刘备一位外来的太守抑或军事首领,初到陌生的地界上任,当然要借助于当地豪族的力量,委以重用,甚至要结为亲戚,以固同盟。由此可知,杨松、杨柏兄弟的发迹,也算是合情合理,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向来耿直的米秋野,第一次见到杨松就毫不掩饰对于此人的厌恶,杨松其人笑容谄媚、表情猥琐,当真俗不可耐,对于大哥的破格提拔,他根本无法理解。彼时米秋野年纪尚幼,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杨松是何等样人,岂能看不出他的心思?只是碍于对方那个天师义弟的身份,这才隐而不发。在那个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尚且只是厌恶而已,真正让他俩儿成为生死宿敌的,还是源于张修被杀事件。
张修是五斗米道创道初期的重要人物,祖师张道陵的得意门生。他早年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颇具规模,后来与“大贤良师”张角、“缅匿法王”骆曜遥相呼应,一同起义,人称“五斗米师”(教众尊称他“米师”),在汉中一带名声大噪。但与张角、骆曜不同的是,张修最终接受了代表朝廷的益州牧刘焉的招安,华丽转身之后,他又以别部司马的身份,奉刘焉之命,与系师张鲁一起,共同讨伐汉中太守苏固。
米秋野对张修很是崇拜,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却屡次受他教诲,由他暗中点拨练气之法,还向他讨教了几手独门绝学。不过,张修所传授的大都是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感所悟,与米秋野自小在五斗米道所学的道经截然不同,不过米大祭酒深信《想尔注》中“行道奉诫,清气归之”的说法,认定自己修练的就是“清微之气”(简称清气)。
张修很清楚,米秋野的义兄张鲁对自己始终抱有戒心,他告这位徒儿,不到万不得已的紧要关头,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卖弄这些道术,一旦被人发现,势必会暴露他与自己的师徒关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