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私设补习班(2/5)
那些年社会福利体系还不完善,宁国镇也是穷。等后来搞开发有钱了,这些孩子也在薛家生活了好多年了,有感情了,薛存孝夫妇也不舍得他们走,于是就都留在了薛家。
镇上倒是每个月会给不少补助款,烈士的后代国家也会有补助,再加上两夫妻的收入,生活上到还过得去。
但仅仅只是过得去。
家电好多年没换新的,衣服也是穿了一茬又一茬,老大传给老二,夫妻俩的衣服破了,那就打个补丁继续穿……
就这样,十五六年过去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这个家就更穷了。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用这句谚语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了,最大的薛有义没考上高中,上了三年技校,现在自己挣钱了;薛有礼靠着勤工俭学上完了大学,已经到了实习期了。
但五个弟弟妹妹可不一样,虽然中学减免了学杂费,但光每天的饭钱就是一大笔支出。
最小的两个孩子,还有先天性心脏病,每年的医药费又是一大笔支出。
今年,最大的两个女儿一起考上了首都的大学,两个人的学费就要小两万块——又不是什么全省全市的状元,大学怎么可能免收学费嘛!要勤工俭学,也得先进了校园啊。
李楚很是理解薛有义为什么会犯错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连饭都吃不饱,你还能要求他去遵纪守法?扯淡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