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吃饱之后是穿暖(2/5)
百骑司和暗卫的报告,不用看也能猜到没什么内容。如今正值新年,就算有长孙给佛门掺的一把火,道门也不可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找佛门的不自在。至于太原,那里跟国中国基本没多少区别了。王家这么多年以来的经营,哪怕他们在朝堂上、在大唐的话语权衰弱了很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衰败的。甚至于,他们降低态度许出自家嫡传女嫁给李治,也是他们维护自身的一种手段。
毕竟,晋阳,也是太原郡的一个精华地区。一旦晋阳出现问题,就相当于一根钉子插到了他们家里。所以,他们许出嫡传女嫁给李治,一方面是降低态度,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想着把李治拉拢到他们那边。
这两件事都没有什么结果的情况下,反倒是黎达海的报告比较重要了。
大唐这个时期,没有重工业机械的辅助,想要铺设铁路,就只能凭借人力开山搭桥。火药也只有在最极限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兵部的火药司,看似只是个挂名领俸禄的地方,实际上他们是表面上对火药监控的部门,哪怕要火药的是堂堂太子,也不好开口。
打开黎达海的报告,看完第一页,李承乾就痛苦的捂住了脑门。
长安到洛阳这段路程,这段时间竟然只是平整了三分之一,更别说铺设道渣、铁轨了。
大唐的百姓很好应对,只要保证给他们换一处新家就好,没有额外的要求,得益于此,选路线这一点,几乎是完全顺利的。
“所以,重点在于铺路方面嘛。”
虽然头疼,但是这个问题目前无解。就算李泰再怎么天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弄出个挖掘机来啊!
翻开第二页,第三页,每一页李承乾都只是简略的看了看,并没有太过于深究。这份报告既然已经呈现在他面前,那么一定是苏媛先审查过一遍的。作为东宫的女主人,现在东宫的钱财,事实上都是她掌管的。
当然,对于黎达海这种精于世故的老人而言,也没必要太过于提防。他很清楚自己在东宫宫外产业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谁都有可能贪污,他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他的两个儿子,都堪称前途无量啊。
一直翻到最后一页,实话说,纸上那巨大的数字,李承乾并不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在签字确认的这个栏目里,签字的竟然不是苏媛,而是武媚!!
抬起头,正好看到武媚,李承乾指指报告上的字说“审查这份报告和东宫账单的,是你?”
武媚点点头说“苏姐姐忙着照顾孩子,一般没有闲暇的时间。而且,她说她的算盘,没妾身打得好,所以,就暂时把东宫的账目交给妾身打理了。您要是觉得这样不妥,妾身就把权力交还给苏姐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