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播种车(4/5)
至于培土,只要在后面再挂一根木桩,拉动的时候把土培上就好。不过,这样一来还是会有一些地方盖不上,人工培土少不了,就是省去了很多的力气罢了。”
听完李泰的讲解,李世民立刻对这个名为耧车,却奇形怪状的东西来了兴趣。
“既然已经不是耧车了,那就换个名字,播种车就很不错,简单点,也好记。承乾,你来牵牛,朕要试试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以自己播种。”
李承乾无奈,只能去牵牛。话说李泰的这个播种机,其实就是省去了播种和培土的人工,皇帝还要掌犁,他还是要牵牛。
皇帝太子开始耕种,长孙和李泰一人拿个一个铁锹模样的东西,却没有铲土。
于跃等人等皇帝走远后,就翻开垄沟,查看播种的情况。
一连翻看了四五步,才发现这个东西播种真的很均匀。虽然还是无法跟人工比,但是省太多的事儿了!农家如果有听话的牛驴,一个人都能种地。
“魏王殿下果真聪慧,这样的东西都能制作出来,老臣佩服!”
充分的享受了于跃等人的拜见后,李泰感受到了一种迷人的快意,仿佛研制耧车时遇到的困难,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一个来回以后,李世民也亲自翻看了垄沟。果然,种子虽然比手播的要多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承受,一些训练有素的驴子和牛,就算没有牵着的,也能耕种。这太省人工了!要知道就算有曲辕犁,该种地的时候,百姓家里也是全家出动。如果这个播种车能够推广开来,那么家里有两个壮劳力的,耕种的能力将会翻倍的提升。
这太厉害了!要知道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地,缺的是种地的人。人口不能着急,哪怕鼓励生育了,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增长上来的,可如果能够让种地的人事半功倍的话,产量上来了,人还愁吃的吗?
想到了这一点的还有很多人,至于长孙无忌,已经欣喜若狂了,只要粮食的产量上来,百姓不再忍受饥饿,好多地方的赋税就能重新启动,朝廷国库的空虚,也能很快的缓解。
李泰接下来的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皇,儿臣还发现,耘锄只要组成架子,由骡驴拉着,就能跟犁杖一样,省时省事的除草。只要不太苛刻的除草,对人工的节省还是很可观的!”
于跃是真的跳了起来“魏王殿下,这个播种车,和您说的耘锄,能大规模的制作吗?如果可以,司农寺立刻就开始推广!今年是指定;来不及了,但是五年之内,应该能推广到全大唐的。”
说起这个“五年”,于跃已经是咬牙切齿了。五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可是考虑到唐朝的交通和面积,五年时间,司农寺的人会跑断腿。
可谁知,李泰却连连摇头“交给司农寺可不行,学院还指望这个挣钱养活学生呢,现在学院已经开始售卖了。用不着送到外地,只要让通州大邑的商人运输的时候拉上它们,然后以州府为中心,慢慢推广,古籍三年的时间就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