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帝俊考略(1/5)
这几章关于帝俊和羿,之前说过这个背景看公众号的考证。不过可能有许多读者没关注过公众号,看得还是有点糊涂,我把考证搬过来一下。
看过的就略过不用看了。
另外这也不是什么学术,只是一个写作背景依据,所以可能(必然)有谬误,欢迎讨论。
但不管讨论出什么结果,已经是按照这个依据写了,所以故事不会改(手动狗头)。
一,首先说羿
目前比较主流的认知是,羿是一个善射的代称,其实可以有很多羿。射日的是大羿,尧时代的;篡夏的是后羿,夏朝东夷有穷氏首领,也叫夷羿,因为做了夏后所以叫后羿。二者差距几百年,是两个人。
而我这边的观点是,羿确实是代称没错,但射日的羿和篡夏的羿,其实是同一个人,因为演化托古之后,诞生不同的故事,成为两个人。
所以本书的羿,是一个人,射日和篡夏的都是他。
1,本没有大羿这个词,这词是袁珂为了区分两个羿而生造出来的,原本的传说就是“后羿射日”。
那么两个后羿是否有关呢?
2,我们来看看“后羿射日”这个传说的最早出处。
最早有两个出处,一个是屈原《天问》“羿焉彃日”,彃就是射,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最早来源。那么这个羿,指啥时候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