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志存高远(2/5)
只有一郭,横竖三里,计九衢者,称『邑落』。
蓟都十城,皆为通都大邑。
二十七县治,亦如此。
邑落者,多为港城。虽多过九衢,然不满二十五衢,皆称邑落。以此类推。古时,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正因蓟国二十七县,皆为王子封国。故称之。
同理,蓟国行高薪养廉,三食君俸。皆是“身之所庇”。
或有人言。蓟国虽有五学。然不能入王学,必退而求其次,入太学。不能如太学,再退求其次。如之奈何。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然有力所不能及。凡五学,皆有遴选机制。能否入学,一试便知。若屡试不中,自当另择门路。
且蓟国二十等爵,士农工商,皆有出路。不必削尖脑袋,钻营仕途。更何况蓟王明以照奸。嫉恶如仇。凡有作奸犯科,必绳之以《蓟法》。绝不姑息养奸。
国风如此,民风必如此。
楼桑演武场前,十里长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