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垂绥琬琰(3/5)
蓟王话音刚落,百官齐看陈纪。
陈纪起身奏报:“禀主公,臣,窃以为,慈明先生可继之。”
闻此言,百官嗟叹。
刘备心中一动:“可是无双慈明?”
门下祭酒司马徽答曰:“正是颍川荀爽。”
荀爽一名谞,字慈明。经学大家,出身“颍川荀氏”,名士荀淑第六子。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桓帝延熹九年,曾被太常赵典举为至孝,拜郎中。上书请进孝道,行三年之丧,正男尊女卑之义;讲礼制,“省财用,实府藏”,“宽役赋,安黎民”。书报禁中,遂弃官而走。
为避二次党锢,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黄巾乱后,党禁解除,相继为三公五府所举,皆未应命。
刘备遂看向幕丞荀攸:“公达以为如何?”
“臣,亦如此想。”荀攸答曰。
幕丞荀攸,曾举家门,荀悦,荀衍,荀谌,荀表,荀棐,荀祈,叔侄六人,一同出仕。震动天下。
叔侄六人,分授文安六城之长。安置数十万黑山众。不出月余,政通人和,气象一新。“五尹之南”陈群,曾赞:“荀氏七贤,当今无对(无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