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矛头所指(3/5)
环视堂内一干人等,袁绍并立二指,掷地有声“此二宗,乃心腹大患也。”
南阳太守袁术,趁机助拳“宗王之祸,尤甚宗贼。”
略作思量,曹操便会其意。二袁之言,乃为转移视听,行祸水东引。
“徐豫七国,便如本初所言。”豫州牧孙坚言道。
“冀州六国,亦如此例。”后将军董卓亦言道“今勃海王(王美人贵子)虽年幼,待元服就藩,当与六国同气连枝,亦成七国之害。”
“大河南北,各有七国。”山阳太守袁遗,起身言道“若趁乱兴兵,代汉而立。再无我等家门老小,立锥之地。”言下之意,众皆心领神会。一旦诸侯并起,逐鹿中原。首当其中,便是攻破豪强大姓坞堡,尽取辎重粮草,并强征青壮入伍。如此以战养战,鲸吞蚕食。大汉十三州,遂被汉室宗王瓜分。
只因“代汉者,乃宗王也”。
不得不说。于吉解谶之语,看似奉承蓟王。实则亦将矛头,指向天下诸侯。
亦如前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正因两汉持续削藩,国主困守王宫,吃喝玩乐,坐享太平之君,再无大志。稍有争权,便遭千夫所指。上至朝堂,下至地方。争相检举。更有黄门内宦,推波助澜。如前勃海王刘悝,满门遇害。
故豪强大姓,才有生存之机。
试想,若各诸侯国主,大肆兴兵,假讨逆为名,抄掠周遭豪强坞堡,尽取资用。如此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待兵精粮足,国国之间,合纵连横,大汉遂成东周战国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