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刀枪莫及(4/5)
王充学说,太过惊世骇俗。后世虽偶有人拜读,却少有人承习。蓟王立方技馆,元素令。吸纳天下王学门徒入馆。又命郑玄等,将王学纳入大儒学(百科)范畴,广授国内学子,乃至太学坛亦开专科。足见一斑。
蓟王上洛前已下令集举国之力,仿《蓟法》,修撰《蓟学》。取名《百科全书》。
以儒宗郑玄为首。四少师等,蓟国名师大儒,悉数入选。
方技馆的成立,给予王学政策上的扶持。让散落各地的王学门徒,学以致用,学优则仕。元素令常林,秩真二千石高俸。馆中属吏、工师,皆衣食无忧。日日精研方技,乐此不彼。
先前得报,“伏火丸”已初见成效。
所谓“伏火”,乃外丹术之一种。属于“火法炼丹”。指将药石加热,蒸发毒素,达到降伏石药火毒,利于服用之目的。
伏火丸,又称伏火丹。传闻乃出天师道。涂抹法器,挥舞时可燃神火。
刘备一瞬间便想到了火柴。
因涂抹于法器,故时下称“法烛”。稍后称“发烛”。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载“汉淮南王招致方士之士,延八公等撰鸿宝方毕方,法烛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于世。然则法烛之起,自汉刘安始也。”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亦有“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换言之,汉时,已有火柴。且说神奇不神奇。
火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