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逢凶化吉(3/5)
一言蔽之,负负得正。
刘备言道“北海郎顗(yi),亦曾上疏顺帝天垂妖象,地见灾符,所以谴告人主,责躬修德,使正机平衡,流化兴政也。《易内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变之则除,消之亦除。’。换言之,灾异皆可消除。”
“王上明见。”上元夫人答曰。
“西王母因何欲寻襄楷下落。”刘备问道。
“只因王上,麒麟天降,定国兴邦。乃应襄楷所说‘麟不当见而见’。不料‘天降流火,麒麟送子’,又生异象。岂能连降二麟。故王母不惜亲临,降为弥月之喜。待麟子入怀,王母方知,乃王上骨血。”上元夫人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悉知内情,王母遂心安。大汉三兴,再续国祚。只需不令蛮夷羌胡乱入,西佛便不足为患。”
“王母果有大神通。”刘备一声长叹。佛教的兴起,便是从五胡乱华时代入。并由“汉化胡人”政权,发扬光大。心念至此,刘备又问“王母竟已知晓,为何还追寻襄楷下落。”
“妾奉王母之命行事。其中内情,不得而知。”上元夫人言道。
“既如此,孤便不再追究。”刘备言道“即日放归,夫人保重。”
“谢王上不杀之恩。”上元夫人如释重负。
“然若再犯,数罪并罚。”刘备言尽于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