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大行天下(2/5)
于是乎。当三公九卿,洛阳勋贵,还在为如何支付,争论不休时。“九坂悬楼,琉璃宝钞”,横空出世。面值千万蓟钱。正面与一般琉璃宝钞,别无二致。背面细则,却洋洋洒洒,约定凭此宝钞,可购得九坂悬楼豪宅一座。
前后皆加盖『蓟王之玺』。
《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传国玉玺,合称“七玺”。
“传国玉玺”取材于“和氏璧”。乃奉始皇帝之命所镌,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且)昌”。
余下六玺,乃皇帝常用,俗称“天子六玺”。
《汉官旧仪》载有“六玺”之具体用法皇帝行玺,凡封命(诸侯王及官员)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
虽不比天子,然一枚鲜如赤阳的蓟王玺印,足矣。
蓟王罚铜百亿,洛阳人尽皆知。掐指一算,也不过千座九坂悬楼,而已。
先前还忧心蓟王势必拆东补西,入不敷出的各色人等。长吁短叹,咋舌不已。
蓟王之强,今日终得亲见。
十里九坂,究竟能造楼几何。当远超一千之数。
“楼钞”一出,便引一干人等,暗中询问。普通琉璃宝钞,又当如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