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身后之谋(4/5)
“夫君切莫如此着想。”副伏罗氏又言道“父王曾言,天下皆视我辈为异端,蔑称‘胡虏’与野兽等同。唯夫君视我为同类,共出一种,待如手足兄弟。为长久计,融合向化,乃大势所趋。然能一统各部者,唯夫君一人耳。”
“为夫已尽知也。”刘备叹道。
蓟王心怀天下,海纳百川。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皆可佐证归义老王所言。俗语曰“将心比心”。正因听其言,观其行。关内游牧,皆转农牧。虽面向化,然各自习俗,却得以保留。居有定所后,最大程度降低了自然灾害对游牧的影响。青储饲料辅以苜蓿精料,再加马邑、牛牢遮风避雨。所产鲜奶,出栏牲畜,羊毛皮革,皆第一时间贩卖蓟国。互通有无。生活可谓云泥之别。
蓟国胡女成风。便是明证。胡女所生子嗣,亦别无不同。二十等爵对体国民开放。再加陇右羌胡、极东扶余,蓟王大名,如雷贯耳。被称为“北境守护者,草原撑犁孤涂,鲜卑驯鹿人,哺育万马者,东胡共主,诸羌执鞭者,遥远绿洲主人,陇右牧羊人,四海弄潮手。”
足见一斑。
新增“四海弄潮手”,自是真对扶余、沃沮、三韩半岛,倭国列岛所言。
话说,自“牵招刘备”始,刘备大名便在四海之内,广为流传。又经东西游商,播撒丝路沿线。海内人尽皆知。除去洛阳贵胄,故步自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自以为宅兹中国,一切尽在掌握。殊不知,江河湖海,皆已流传“麒麟降,国祚尽”之童谣。
刘备本想坐观风云,随遇而安。然天下人,却皆已等之不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