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万般皆好(1/5)
泉州港。巨马、塘沽二民港。人头攒头。闻讯赶来的三韩青壮,皆目露焦急,翘首以待。
得益于完备而详尽的“庸籍”记录。
先行客庸蓟国的三韩青壮,将提前与家人团聚。和风有信,漂洋过海。半岛之事,今已人尽皆知。更有辰韩、弁辰二臣智,及各国俭侧,各部樊秖,及杀奚、邑借等大小头目,被俘后,先行押来泉州港。
热闹的港市口,置一高台。台上排设牢笼,除二位国主外,大小渠帅皆被关押其中。引众人远远围观。便有三韩国人,高声询问。
亦有渠帅,瓮声答话。
问话青壮,瞠目结舌。显然是知晓,马韩辰王,竟率兵抄掠釜山港。结果一败涂地,呕血落马。蓟王盛怒之下,起兵反抄三韩。
今已国破家亡。
急切间,忙问家小下落。得知正随船贩来泉州,不由得长出一口浊气。
国破家还在。万幸,万幸。一传十,十传百。三韩青壮纷纷涌向港口。
话说。类三韩这种程度的文明,国家的概念,亦是寡淡无味。不见得比游牧民族强多少。
只需家人皆在,便万般皆好。
待大舡抵岸。温馨的相认场面,毋庸赘述。如何安置,才是重点。
毗邻泉州的长芦和长汀二县,乃此次主要安置点。对渤海湾的水气适应,岛夷远超农人。整日浸泡海水,对咸水的忍耐亦比农人强。再加能吃极苦,乃盐户不二之选。盐户亦是编户,与商户、匠户、农户,比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