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铸山煮海(4/5)
书佐又答少则载,多则十载。视情况而定。
第三人再问平日可有书信往来。
书佐言道必然有。
众人这便安心。所谓打虎亲兄弟。每家少则二三子,多则四五子,甚至还有九子同船而去。辽东豪商田韶,目睹登船青壮,竟排出十里长龙。不由心生敬畏。
三韩青壮大量流失,国力空虚。而这些渡海远游的三韩子弟,客庸港口,耳濡目染,习大汉风仪。再娶妻生子,当为汉民。凡安家立命,必书信将父母兄弟,尽数劝来安居。宗亲四邻,亦会随行。不出十载,百万民众,流失大半。
三韩融入大汉,指日可待。
这便是高等文明的魔力。
后有国人削尖脑袋,不惜举债偷渡,亦要投奔西海。亦是此因。后世以做洋人为傲。正如时下四夷争做汉人,一般无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亘古不变之真理也。
楼桑将作馆。
蓟王亲临。
正在以右国令夏公、将作令苏伯为首的将作馆大匠师的陪同下,设计盐田诸机关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