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 追本溯源(3/5)
此时,若陛下真有“中兴”之念,当可放手施为。新政所出,必有新气象。奈何却“乱而不损”,重用以张让、赵忠为首的中生代宦官。待何后一门崛起,又重蹈前朝宦官、外戚不死不休的覆辙。
前世种种,过眼云烟。再追究已无意义。
然甄选新帝时,各方势力激烈角逐,达成共识的唯一条件“嫡系宗支”。却可见一斑。
陛下之所以能继位,正因是“嫡系宗支”。
所以,陛下内心深处,有“立嫡”的自我情节与义理支撑。
事实也是如此。
中平六年(189年),陛下病危。于病榻之上,将皇次子托孤上军校尉蹇硕。丙辰,崩于嘉德殿。蹇硕时在皇宫,想先杀何进,再立次子为帝。便遣人接何进入宫,诈称有要事相商。何进不疑有他,即刻乘车前往。不料蹇硕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心领神会,驰车抄近道返回麾下军营,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官邸,托言有病,不再进宫。乃至功亏一篑。
试想,便是蹇硕亦险些得手。
蓟王比蹇硕如何?
天下皆将信将疑。陛下是否真有废长立幼之心,还只不过是一时情绪所致。
然陛下之心,刘备又岂能不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